为切实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普测后访谈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10月29日上午,省教育厅办公室组织开展心理普测后访谈工作专项培训。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培训,一方面选派5位老师前往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参加线下培训,另一方面由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牵头,组织各系部书记、心理辅导员、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专职教师及所有参与回访工作的辅导员老师,在敏行楼401会议室集体学习观看培训内容,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全覆盖、深学习。

培训中,南京审计大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蔡远围绕“为何回访、回访谁、怎么回访”三大核心问题展开专业讲解。他强调,心理普测回访是连接静态数据与动态理解的重要桥梁,更是构建学生个体化心理档案的坚实基石,为在场教师明晰回访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提供了关键指引。在具体操作层面,蔡远老师重点介绍了回访基本流程:开始阶段需着力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为后续沟通筑牢基础;中间阶段要精准关注学生当下状态、过往经历及未来目标,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动态;结束阶段则要确保学生带着支持感离开,切实发挥回访的关怀作用。同时,他明确提出回访后的“四个要”要求,即要认真记录访谈信息、要实现回访对象全覆盖、要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层管理、要建立长效动态追踪机制,为规范回访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提供了清晰路径。
培训结束后,我校学生工作处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心龚智俐主任迅速组织参会老师开展校内研讨,推动培训成果落地转化。研讨环节中,老师们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案例演练,将培训所学知识融入实际场景,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针对演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老师们积极展开讨论与分享,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此外,龚智俐主任还带领大家系统学习了心理普测及回访工作相关文件要求,重点强调了心理回访工作需秉持的基本态度与原则,并明确提出建立学生“一人一档”的工作要求,为我校后续有序、高效推进心理普测后访谈工作划定了标准、明确了方向。

此次专项培训与校内研讨的有序开展,不仅提升了我校教师在心理普测后访谈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更完善了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流程与标准。下一步,我校将以此次培训研讨为契机,扎实推进心理普测后访谈各项工作,切实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杨瑞
编辑:钱莉娇
审核:张宝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