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下午,体育部在博学楼105教室召开“运用教学环节突破体测难点—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践探索”专题教研会,会议由汤宁老师主持。

会上,汤老师结合自身对课堂教学环节及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的理解与认知,提出“通过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碎片化时间,助力学生提升基本身体素质”的应用实践路径。在教学实操前,汤老师对2022级、2023级共三百余名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系统跟踪、分析与比对,并结合体育课上学生的实际表现,得出以下结论:
• 二年级男生体测项目难度排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1000米、50米;
• 一年级男生体测项目难度排序:引体向上、1000米、立定跳远、50米;
• 二年级女生体测项目难度排序:立定跳远、50米/800米、仰卧起坐;
• 一年级女生体测项目难度排序:50米、8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据此判断,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重心应聚焦于身体核心素质与耐久力素质;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重心应聚焦于身体核心素质与下肢力量素质。教学实操阶段,汤老师对2024级机械工程系6个班共244名学生的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细化拆分,融入针对性专项训练内容,充分发挥碎片化训练的长期效能。截至该年级第一学年期末,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均实现显著提升。
最后,全体与会教师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围绕“如何有效激励学生在长假期间保持自觉锻炼习惯”的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达成共识:一是课堂环节碎片化时间的专项训练,对提升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具有显著助力;二是通过聚焦 “长假锻炼” 相关问题,有助于推动终身体育锻炼的科学化与全民化进程。
图:余嵇媛
文:汤宁
审核: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