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研室开展主题为“英语写作词汇的提取与运用”教研会

发布者:李杰发布时间:2025-10-15浏览次数:53

2025年10月14日下午,人文社科系英语组全体教师在博学楼112召开本学期第六次教研活动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英语写作词汇的提取与运用”,由陈静老师主持。

长期以来,从“认识单词”到“用好单词”,成为横亘在学生写作之路上的巨大鸿沟。为解决这一痛点,教研会现场讨论热烈,提出很多创新。“传统的单词表记忆法如同孤岛,而写作需要的是词汇间的‘立交桥’。” 陈静老师展示了“词汇语义图”教学法。围绕“technology”这一核心词,引导学生发散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er-friendly”, “innovate”等相关词汇,并用“enable”, “pose a challenge”等短语将其串联成句。这种将词汇以网络形式可视化的方式,犹如为学生配备了写作的“思维导图”,有效解决了“想用不会用”的难题。

从“认识”到“运用”:场景化训练让词汇“活”起来。“知道‘conduct’的意思,却不敢在报告中使用‘conduct a survey’?” 针对这一问题,衡婧婧老师提出了“词汇深度教学”理念。研讨会强调,必须将词汇投入真实的职业场景中“淬火”。在模拟的“产品发布会”上,学生需要运用“launch”, “feature”, “target audience”等词汇;在“客户投诉信”写作中,熟练使用“apologize for the inconvenience”, “look into the matter”等地道表达。这种在“做中学”的方式,让每一个词汇都带上了真实的语境温度,实现了从消极认知到积极运用的关键一跃。

科技赋能评价:AI助手让词汇升级“有据可依”。更酷的是,科技为词汇教学插上了翅膀。系统不仅能标出语法错误,更能对用词的丰富性、准确性提出建议,自动生成“同义词替换”提示。老师们感慨:“这就像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位24小时的‘词汇私教’,让个性化的词汇升级成为可能。”

图:陈丽

文:陈静

审核:李杰